鱼的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它含的蛋白质占其重量的 1/5 左右,其 中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。此外,鱼肉中还含有为人体所容易 吸收的脂肪和钙、磷、维生素 B。所以,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,也是 我们餐桌上的佳肴。怎样发展渔业生产,增加鱼的生产量,也成为渔民 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事。现在吃的鱼多数是人工养殖的,因此,养好鱼、 多养鱼,是发展渔业的重点工作。科学家们说,采用激光技术,会帮助 我们做好这件事。
前面我们谈到过,用激光透过鸡蛋壳照射胚胎,能够提高孵化率。 根据这个启示,养鱼工作者也试验用激光照射鱼卵,期望提高鱼卵的孵 化率。现在做的初步试验已经发现,在激光的作用下鱼卵发育成小鱼的 几率是增大了。而且,用激光照射小鱼,也有促进它生产发育的效果。 鱼儿会比过去长得快、长得长、长得更重,有些鱼经过激光照射,体重 比先前还增加一倍呢。可以说,用激光有可能使鱼儿长得又快又肥大。 用激光也可以改变鱼的生活习性。在热带生活的罗非鱼,肉质鲜美, 很受人们的喜爱。但在我国沿海养殖的小鱼的成活率不高,主要是它对 我国沿海海水温度变化不适应。后来,用激光技术使它们的生活习性得 以改造,能适应我国沿海涨水生活环境,自然水温从 19℃降低到 13℃,
存活率比过去提高了 25%。
科学家正在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,用激光技术辟渔场。现在的人工 养殖渔场是在近海附近,随着渔业的发展,渔场要发展到深海。我们知 道,形成渔场的首要条件之一是要保证鱼儿呼吸的氧气和食的饲料。鱼 儿吃的是多种微生物和水生植物,水下的氧气也是由植物产生的。太阳 光只能透过水深 20~30 米,没有阳光,微生物和水生植物也就难以生长。 为了解决深海中的光照问题,科学家提议通过光纤把激光束输送到深 海。在激光的照明下,能够使水底藻类加强光合作用,提高它在深海的 产量。用这个办法估计可以在深海建立起鱼儿生活的环境。
另外,怎样把鱼儿围起来不让它们逃到别的地方去?科学家也设想 用激光束做“栅栏”,把鱼儿圈定在一个区域内。科学家为此也做过一 些试验,每隔 6 小时到 18 小时往深海发射一束激光脉冲,在激光束照射 过的范围内,可以转住 65%的黄鲷鱼。如果使这种做法更完善一些,能 转住鱼儿的比例还可以更高。
激光可以治牲畜的病,同样也可以防治鱼儿的病,以保障渔场中的 鱼儿健康生长。比如说,用激光束可以把附在黄鲍壳上的苔藓虫杀死, 从而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;用激光照射的办法可以提高鱼的活力,降低 死亡率。根据对罗非鱼作的试验对比,通过激光照射的办法,能够使它 的死亡率降低约 1/3。
发展渔场还有一项重要工作,那就是防止渔场发生污染,所谓赤潮
便是威胁鱼类生长的海洋污染,它是海洋浮游生物中个别种类突发性异 常增殖的结果。因此,及时掌握海洋上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情况,预报 赤潮的生长,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,消除可能发生的赤潮,是保证 渔场生产发展十分重要的工作。做这项预测工作,激光技术也是好帮手。 浮游生物如红藻、绿藻、蓝藻、黄金藻、眼虫等,它们含有的色素不相 同,在受到激光照射作用时发射的荧光光谱分布不同。所以,只要用探 测仪器把激光束激发它们产生的荧光光谱记录下来,就可以了解漂泊在 海面上的浮游生物种类,以及它们在海面上的分布状况。基于这个原理, 现在业已制成用于测量海面浮游生物分布的机载海洋激光观测装置,使 用的是倍频 Nd∶YAG 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为 532 纳米(在绿光波段)。 观测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测量存在海面表层(约 2 米厚)上的浮游生物 在激光作用下的荧光,由它可以提供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的量。另外一种 是测量在海洋深外(约 50 米)由浮游生物对激光产生的散射光,由它可 以提供浮游生物在海洋深处的分布。因为从海洋深处来的散射光信号强 度比较弱,所以,用这种机载探测装置探测 50 米以下的浮游生物分布比 较困难,因此,现在又制成了船载型海洋激光观测装置,探测 30~50 米 深度的浮游生物分布。从船上往水下发射激光束,在船上探测从水下返 回的荧光和散射光,便可以了解水下的浮游生物状况。